精選
COVID-19,疫情衝擊下的財務破口
還記得,今年初在回顧2020年度花費時,一度感慨疫情讓旅遊支出大幅縮減,造就精省的一年;沒想到,時隔不過數個月,COVID-19疫情在台灣大爆發,警戒等級不斷提升,管制期間不斷延長,種種防疫措施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讓預算管控出現了大挑戰!
這樣說起來,其實2020年的財務開銷,根本稱不上有受到疫情多大的影響,只不過是無法出國,少花了點旅遊交通住宿費罷了,對生活、對財務,都沒什麼衝擊。
但今年可不同,自從5月份全國升級三級警戒以來,「居家防疫宅在家」、「停課不停學」不只是口號,變成了每天上演的真實人生。我們幾乎足不出戶,包括周末在內,一周七天、每天三餐,每餐都在家自煮自食,出門買菜變成上網採購,偶爾外食變成跟團叫外送;小孩不用上學了,整天都窩在家裡,學校停課,學生和家長卻不能停學,每天都得和小孩奮戰到有人陣亡為止。
生活型態大大改變了,彷彿每天都變成周末假日,每天都是星期天,但是不能出門讓小孩放電、大人放風;每天也都是平常日,都得開伙下廚洗碗洗衣服,一直把冰箱塞滿又清空、不停餵食自己和家人,撫慰空虛寂寞的靈魂。
受到疫情波及,首當其衝的就是伙食預算;以往我們平日在全聯買菜,周間開伙煮食,周末就休息外食,我把採買食材和外食的預算分開,兩者增減互補之下,總是能將總花費控制在預算上下。不過那是今年4月以前的事,1~4月份的伙食開銷,平均值差不多就是預算7千5。
至於5月,很可怕,真的很可怕,伙食費直接暴增到1萬7,超過預算兩倍有餘,而且不是5月下旬才開始停課的嗎?花費會這麼失控,連我自己都意想不到。
停學前,小孩在學校用餐,停課後,午餐改成在家吃;疫情前,周末偶爾會回父母家裏蹭飯吃,警戒後,變相截斷了來自長輩的食物援助,所有吃的都要自己打點。不過,就這些差異,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嗎?!
先來看看5月,發布三級警戒的前一刻,老婆不知哪來的預感叫我出門採買戰備存糧,我信了,一口氣到超市買了水餃、饅頭、包子、水果、肉、菜、蛋、泡麵、調理包、米、吐司,堆滿了整台手推車,做好宅在家裡抗疫的萬全準備,想當然耳,也成就了一筆龐大開銷。
防疫初期,或許只是太過於杞人憂天,深怕隨時斷炊,所以每次出門都大肆採買,老婆愛團購,也不放過任何揪團買菜的機會,所以我們買肉買菜買水果、囤乾貨囤餅乾囤罐頭,開始發掘嘗試線上訂菜的管道,下單毫不手軟,花費也戲劇性的攀升。
自從家裡多添購了一台氣炸烤箱,老婆也開始培養烘焙的興趣,隨著疫情漸趨嚴重不想出門,烘焙也變成了老婆孩子在家打發時間的好選擇,做蛋糕、烤餅乾、揉麵包,作為居家防疫的消遣又能滿足味蕾,其實很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又多了一筆烘焙食材的開銷。
所以5月的伙食預算就是這樣爆炸的!一部分的恐慌性消費,還有一些過度犒賞自己的支出。
到了6月,伙食開銷略降至1萬3,還是爆預算,但至少收斂了些;雖然指揮中心總是像擠牙膏一樣,防疫警戒一次延長兩周,兩周之後又兩周,但老婆早就看破了這齣戲碼,跟我說想復學沒那麼容易,還是趕快適應居家防疫的生活比較實在!
於是我們逐漸找到了穩定可靠的肉、菜、水果供應商,讓我們可以免費宅配、線上付款;但還是無法避免宅在家裡的報復性消費心態,跟團購、買零食、叫外賣,即使不再出門外食,還是讓伙食開銷居高不下。
綜合來說,5~6月近3萬元的餐費支出,相當於原本4個月的伙食預算,雖然你我都知道,這屬於非常時期、不得不妥協的生命意外。但也順道證明了另一件事:伙食費大起大落的彈性!倘若我們繼續像疫情期間這樣,吃吃喝喝來者不拒,花費暴增也只是剛好而已。
另一個受COVID-19影響的支出,是生活雜支費;坦白說,這筆包山包海的雜費,預算本來就不充裕,應付日常開銷還足夠,但要是碰到一次性大筆花費,接下來就得縮衣節食度過。
所以年初時,我們手滑購入氣炸烤箱的同時,就已經預告了之後必須省吃儉用,可惜事與願違,買了烤箱,怎麼能不買烤盤呢?買了烤盤,怎麼能不買烤模呢?總之這個烘焙的錢坑是越挖越深,疫情的降臨只是更加速了一切運作,讓入坑的我們覺得順理成章。
宅在家裡沒事幹的併發症,就是無止盡的網購誘惑;平常可能沒有這麼心軟手滑的,防疫時期突然變得不假思索、出手闊綽;不就只是遇到了幾次停電,就讓我們立即添購了一台充電風扇,深怕在家防疫還被停水斷電,熱到受不了。
此外,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課程,也讓我們不得不陸續買了印表機和迷你電腦,好應付每天的學校作業,還有各式各樣奇招盡出的畫畫課、跳舞課、瑜珈課、遊戲時間,和聽故事長知識。
林林總總算下來,去年剛好壓線過關的生活雜支費,今年才剛過一半,就已經預算破表了!而且我甚至不敢想像年終總花費會有多可怕,畢竟烘焙的用品永遠買不完,而且我們才剛踏進這個錢坑而已,以後只會越陷越深~
與此同時,疫情下應該要節省下來的許多費用,結果好像並不顯著;
育兒費,因停課理應減免的學費尚未退費,我們反而因為COVID-19的影響變得更神經兮兮,每當小孩咳嗽、久咳不癒,就會去找醫生報到,寧可白跑一趟,也不要延誤就醫。之後雖然還是能收到學費退款,不過因為公托的學費本來就不貴,退費自然也不多,大概只能貼補一些課外活動費用吧。
旅遊娛樂費,雖然疫情升溫後終結了外出旅遊的機會,但或許我們受到去年已經悶了一整年的影響,今年從年初就沒在吝嗇於國內旅遊,一遇到連假就揪團出遊或露營,吃喝玩樂慰勞自己,要不是疫情升高到三級警戒,本來6月中還計畫要去一趟宜蘭太平山呢!此外,我和老婆還分別報名了DIY維修與跳舞課程,增添一些生活樂趣。林林總總的費用累加起來,最終雖然沒讓開銷出現赤字,卻也沒省下多少。
交通費,相較之下算下降明顯的了;防疫在家期間,不能出遊、不能上學、非必要幾乎不出門,久未開車的同時也表示省下了大筆油錢,畢竟汽油錢、停車費、過路費,本來就佔了交通費支出的大宗,省下這筆,剩下都只是零頭。
可惜此消彼長之勢,似乎還是入不敷出,省下幾千塊,多花好幾萬,讓財務數字越來越慘不忍睹,只能期待疫情趕快結束,讓生活回復常規正軌,支出也才能恢復平穩。
疫情爆發而我也感受到財務失控以來,其實不太敢細看發生了什麼事;直到解封在即、復學有望,我才下定決心寫篇檢討文,抽絲剝繭分析一下這波疫情衝擊對生活開銷造成的影響。
簡單來說,居家抗疫省下了一點學費、交通費、旅遊住宿費,但也讓伙食費、生活雜支費出現反撲;宅經濟發酵,只要窩在家裡滑滑手機就有新鮮食材、美味餐點、烘焙用品、3C家電送到家,這麼方便又輕鬆,手滑多花點錢好像也不怎麼稀奇。
病毒雖然頑強,但人類的韌性也不差,就像財務數字雖然在5月失控,到了7月也漸趨平穩,證實我們的耐受適應性還是很不錯的;不過短期封鎖可以當作一種生活體驗,長期禁足任誰都受不了!財務運用的彈性可以支撐我們居家抗疫,但更重要的,是健全的身心不能被擊垮,正向樂觀的態度、平安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的基礎。有安定的身心作為根基,加上堅實的財務後盾,我們必定能安然度過COVID-19的衝擊,一同努力吧!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所有追求財務自由的夥伴分享所見所聞,一起迎接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