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3,年度開銷總整理

回顧2023年,真是支出控制上忐忑不安的一年。這一年,伙食開銷月月爆預算,從年初到年尾都居高不下;這一年,幾乎前半年就把旅遊預算花光了,後面幾個月越玩越心虛…。 我很不希望重蹈上一年的覆轍,渾渾噩噩中過度支出,所以年末時刻意降低花費,最後雖然年度開銷驚險過關,但我還是很不喜歡這種失控不安的感覺。 以下就來一一檢討,2023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預算趕不上支出;2024年又該如何因應,哪些預算要調整,哪些花費該樽節?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3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9,000 10,900 11,000 生活雜支 2,700 1,6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200 2,100 2,600 水電瓦斯費 1,100 1,300 1,300 電視網路費 400 200 700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800 - 育兒費 100,000 90,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44,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 交通費 35,000 33,000 - 稅金 22,000 0 21,000 保險費 65,000 31,000 92,000 合計 60萬 59萬 66萬 首當其衝的伙食費,每月實際花費比預算多了快兩千,大致上就是在家開伙的食材費,和外食費都各超支一千。究其原因,除了抱怨物價上漲之外,我覺得小孩長大食量增加也是主因。在家煮原本能吃兩餐的飯菜量,現在可能一餐就清空;外食點餐原本只要加大份量,現在也得多點一份。吃的份量變多了,才會合理導致開伙外食費同步上揚。 換句話說, 伙食支出的增加,絕非一朝一夕,隨著孩子成長,今後還可能繼續成長 !為此,我除了調高隔年度預算外,也要再試著朝幾個目標努力: 減少非必要的外食,少吃點零食餅乾垃圾食物,多去傳統市場採買新鮮食材 。 年末我的身體出狀況,更讓我警覺, 飲食是健康的根本 ,上述目標與其說是為了控制預算,不如說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健康。   生活雜支費,今年因為沒有採買什麼大型家具家電,所以預算充足。 固定支出部分,雖然整體花費並未超支,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出現一些變動因子。首先,社區區權會通過要調漲管理費;其次,水電瓦斯費也隨著生活型態稍有增長;最後,我

投資金律: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

過去,我很少有機會跟別人聊理財,感覺這彷彿是個禁忌性的話題,談錢好像顯得庸俗、勢利。但還是有過那麼幾次,每當有人問起我的投資方法或建議,我都會毫不猶豫地說,就是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看似簡潔有力的回答,背後卻代表著我跌跌撞撞許多年才領悟到的投資金律。

我的投資經歷,風雨波折足夠寫成一則長篇故事了;但今天我只打算好好介紹經歷一切喜怒哀樂後,融合理論與實務,去蕪存菁後的投資觀念精華,懷舊的事蹟留著以後再說吧。

最簡單實用的投資方法就是這個: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它很簡單,比起市面上很多投信投顧老師或理財專家會教你的技術線型分析,它根本算是懶人投資法,不必花大把時間研究也不用每天盯著盤勢;但它也很不簡單,因為你要耐得住性子,堅決穩定的執行,不隨風起舞。

什麼是資產配置?簡單來說,就是依據個人的財務需求與風險屬性,將資金妥善分配。一般而言,常見的資產配置標的,包含手邊現金、緊急預備金、短期儲蓄、長期投資、還有先前聊過用來避險的保險

資產配置的最主要目的是分散風險,並藉此達成個人財務目標。比如說,一個想要退休後環遊世界的人,他需要將資金放在長期投資上,才能日積月累存下足夠的退休金與旅費;為了支付買房子、買車子、小孩學費這些短期需求,他也要有能隨時提領的儲蓄金;平常的生活費要使用手邊的現金,臨時的急用要靠緊急預備金頂著;至於突如其來的重大開銷,就得仰仗保險來保障了。各種理財標的都要具備,才能建構出一個完整牢固的資產配置組合。

資產配置要因應個人的需求做規劃,其中最重要的考量點就是風險與報酬的平衡。每個人都想追求報酬極大化,享受資產翻倍的愉悅快感,但在此之前,你得先嚐嚐套牢的滋味,親身經歷一遍股災或金融海嘯,藉此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度,再來建構資產組合。

成功的資產配置中,不容許出現超出自己所能承受的高風險標的,不容許長期投資短線進出,不容許因現金不足造成的投資半途而廢,不容許隨時會因意外崩盤、沒有避險的組合。

因此,資產增值的基礎是投資,投資獲利的基礎是避險,而避險的首要工作就是準備急用金與保險。假設你已經脫離月光族,第一步就是存下足夠的緊急預備資金,購買CP值高的保險以因應意外;剩下來的錢,才是你可以無後顧之憂拿來準備運用的;短期的資金需求,建議放在低風險的儲蓄性標的,長期的財務目標,再投入高風險的投資型標的;循著上述順序一步步地將資產配置組合完善,才是安穩的財務規劃之道。

至於長期投資最好的選擇是什麼?答案早就告訴你了,就是指數化投資!

所謂指數化投資,指的是放棄選股,直接投資整體市場,享有平均報酬。指數化投資因為屬於被動式管理,管銷與交易成本都大大降低,也讓指數化投資擁有較低成本的立足點,無論市場漲跌,先天上就比主動式投資更佔上風。

不選股,也不擇時進出,是指數化投資的主要理念。因為市場變化永遠都是難以準確預測的,不管你多擅長從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進行分析,不管你縱橫股市多少年,內線消息多靈通,都無法保證每次都能挑中只漲不跌的個股,永遠都在最低點買進、最高點賣出。

了解指數化投資被動參與市場,默默獲取穩定報酬的人都知道,正確的投資策略是「定期定額」、「買進並持有」

定期定額的目的是分散風險、均化報酬;分散買進的時間點,所以不會買在最高點或最低點,分散賣出的時間點,所以也不會賣在最高點或最低點;整體來說,買進和賣出的價位都被平均過了,就不用擔心買高賣低,可以穩穩地獲取市場成長帶來的報酬。

買進並持有的目的是避免短線交易、獲取長期報酬;尤其是高波動的股票市場,短期買賣無疑是投機而非投資,賺到錢是僥倖,賠錢也只是剛好而已;短線進出還會帶來更高的交易成本,對於講究低成本優勢的指數化投資人而言,絕對是下下策。如果你想擁有經濟發展、企業成長所創造出的整體報酬,穩健地享受股價增值、股利股息,你只需要買進後長期持有;相反的,如果你只愛追求碰運氣的短線操作,說真的,不如直接去賭博算了。

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是相輔相成、相互呼應的策略。指數化投資者必須掌握資產配置的觀念,才能佈局全球市場,分配股債比例,建構風險與報酬並重的投資組合;資產配置最著重的分散風險,也必須搭配涵蓋率廣的指數化投資產品才能達成;兩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

我自己就有切身經歷,在瞭解上述理財觀念後,但還懶得跑去美國券商開戶之前,我曾經試圖用台灣市場上能找到的各類股票基金來建構全球化的投資組合,然後才發現到,原來國內基金不只是內扣費用高,投資的標的也很侷限,根本無法兼顧股債、也無法參與全球市場。

直到跨過海外券商開戶門檻,我才終於得以讓資產配置理念與指數化投資工具並駕齊驅,並且在享有投資多年的甜美報酬之後,真誠地與大家分享這些投資觀念。

資產配置和指數化投資,不是能帶給你最大報酬和迅速獲利的工具,而是能讓你一輩子依循,在可承受的風險下取得平均市場報酬的方法;它最棒的地方不在於一夕致富,不在賺大錢發大財,而是每天晚上都能睡個好覺,不用擔心財富一夜歸零;只要持之以恆、貫徹信念,你可以省下大量的功夫煩惱投資標的、進出時機,把珍貴的時間留給自己和家人。

這就是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的投資金律;但相信我,只要跨出第一步,這絕對會是你一生做過最正確的財務決策,沒有之一,就等你親身來體驗。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