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交際紅包費,避不掉的應酬場、人情債

記帳那麼多年,有一類開銷一直屬於:知道它存在,卻不知道怎麼掌控的花費,那就是交際紅包費。

華人社會素有紅包文化,婚喪喜慶要包禮金、過年要發壓歲錢,紅包來來去去,似乎象徵著彼此的情意祝福,但流動的金錢背後,還藏著不可失禮的人情壓力。

我在充分體現紅包文化的家庭中長大,從小就以領紅包為樂;小時候連來訪的叔叔伯伯姓甚麼都不知道,總之有錢拿就好;長大後家道中落、幾乎不再有親朋往來,變成自家人互相包紅包取暖。即便一來一往對金錢上的影響是零,包紅包依舊是我們家人間的默契。

除了親戚間的年節紅包佔大宗,朋友們的結婚禮金當屬第二,最後則是同事間的紅白包。

為了維繫情誼但又不要那麼俗氣,請客、聚餐、送禮也成了替代方案;大多數人應該不會規定自己每年要參加幾次朋友聚會,也沒辦法控制別人什麼時間結婚生子,更無法拒絕職場上的交際應酬;我也是,所以才會對於交際紅包費的開銷感到未知。

但畢竟我也已經陸續把生活中的各種開銷攤開來檢視了,終究還是得面對這難解的交際紅包費,幫助自己理清頭緒、規劃未來的預算。

整理自夫妻合併記帳以來,2013~2020共8年期間的開銷與分類:

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交際紅包費4萬9(5萬5)(13萬6)(6萬8)2千(7萬)7千9千

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
聚餐/請客
1千1萬2萬61萬52萬32萬11萬4
送禮2千4千2千3千3千1千
3千
紅包4萬7(6萬)(14萬8)(9萬7)(1萬6)(9萬4)(1萬4)(8千)

2013年,除了家人間的紅包往來外,也有不少朋友結婚、小孩滿月,所以紅包支出較高,約4萬7;當時這筆帳務只有計算包出去的紅包,沒算入收進來的紅包,約3萬2,所以若是互相抵減的話,其實紅包淨支出只有1萬5。

2014年,我們的第一個小孩出世了,因此收到了許多來自親戚、朋友、同事的祝福;自今年度起,我也把進出的紅包都計算在內,好了解紅包飛來飛去最後對財務的影響;這一年,有了小寶寶加持,全年的紅包淨收6萬,雖然同年度剛好也有不少朋友結婚生子,送出較多禮品,但弄璋之喜還是將交際紅包費由負轉正。

2015年,有喜有悲的一年,先是新居落成收了些大紅包,後是寶貝離開拿到送別的慰問金;哥哥真的是帶財童子,為我們帶來歡樂,領完彌月禮、壓歲錢,然後就靜悄悄離開了…。今年數度邀請親友來新家同樂,聚餐請客的花費較多,但實在收進太多紅包,所以最終還是淨賺。

2016年,又有喜事發生,女兒來報到了,我們也再次收到各方親友的實質贊助。當年度因為彌月回禮請吃油飯花費較高,但全年統計下來仍然是收益大於支出。

2017年,回歸平淡的一年,交際場合沒發生什麼大事,就是生孩子後,新年領的紅包變多了,所以紅包錢小賺作收;聚餐送禮還是老樣子,職場上偶爾的請客,節日時的家庭聚會,還有不定期送給小小孩的禮物,似乎也讓這些相關的支出逐漸定調。

2018年,又是喜迎寶寶的年度,狀況簡直就是2016年翻版;收紅包、請吃油飯,一方面墊高了聚餐請客的花費,另一方面卻也在紅包收入大進帳,造就豐收的一年。

2019年,本來也該是回歸平凡的一年,和2017年一樣,拜小孩之賜紅包給得少領得多;但職場上的異動,調職與離職前的請客,讓交際開銷再次由正轉負。

2020年,紅包錢小賺,送禮和聚餐的花費似乎也趨於穩定,相較於之前風波起伏、有喜有悲的年度,這一年的開銷顯得更有參考價值。

綜觀歷年的消費紀錄:以紅包收支來說,小孩出生、新居落成那幾年的數字都沒什麼參考價值,孩子出生前的狀況也和未來不同,所以其實只有近幾年的資料值得參照,大致上都還是收入多於支出,淨收約在1萬元上下。

至於親友間的送禮,一直以來似乎都算蠻穩定的,幾乎都落在3千元內。

自從我離開工作,少了部分職場上的交際應酬,卻又多出許多時間可以和親朋好友聚會;一來一往之下好像也沒改變聚餐請客的費用太多。從近幾年扣除特殊事件的花費來看,與家人、朋友、同事間相聚吃吃喝喝,支出約在1萬到1.5萬元之間。

所以三者加總起來,每年的交際紅包支出應該會落在3千~8千範圍內,平均值的確頗接近我預算訂定的5千元;只不過就以2020年為例,紅包沒收那麼多、聚餐又吃得太多,結果就稍微爆預算了!

所以長遠來看,不能冀望別人的紅包錢,也該為得閒之後的頻繁聚會做好準備;或許得從旅遊娛樂費中再挪用一點預算過來,才不會造成交際紅包費的赤字。

拖了好久,這次終於把這筆「混亂的帳目」理清了;歷經結婚、生子、生女、買房、搬家、調職、離職各種人生重大事件的洗禮,看到劇烈起伏波動不定的開銷,因而對這筆交際紅包費感到茫然應該也算是人之常情吧!幸好務實記帳的好處之一就是,有天想要認真檢討分析時,不怕沒資料查;透過對過去消費的分類檢視,好像又快速回顧了一次生活歷程,而且也對未來花費的趨勢更清楚,更有掌握度,也知道如何因應調整。

金錢債好還,人情債難還,紅包文化的存在,告訴我們要懂得禮尚往來、孝養父母、尊重長輩,紅包袋裡裝的是錢,日後要還的卻是人情。這或許是華人世界裡無法避開的課題吧,但無論如何,千萬別讓這筆交際應酬帳拖垮了自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