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稅與保險,個人、車子、房子都逃不掉的共同支出

小時候,父母就幫忙投保了一份綜合型保險,直到我長大出社會工作,這份保費就交由我們自己負擔;剛開始賺錢,要繳的所得稅並不多,我也不以為意,其實已經就此踏上終生繳稅的不歸路;擁有機車後,跟著得投保強制險,繳納燃料費;買了汽車,又多了車險和牌照稅要繳;到購買人生最大筆的消費:房子,伴隨而來的還有地價稅、房屋稅、火險、地震險。

然後我終於明白,原來「稅」和「保險」都是人身財產揮之不去的影子;想要保障財產的安全、轉嫁風險,就要付出對應的保費,財產數量越多、價值越高,也得上繳越多錢給國庫。

往好處想,稅和保險費越高,表示你擁有的資產也越多。

往壞處想,為了這些資產,稅和保險費將成為你一輩子的固定支出。

因為「人、車、房」都有對應的「稅、保險」,所以我習慣看著底下這張表格,思考各項花費。


所得稅牌照稅
燃料費
地價稅
房屋稅
保險健保
勞保/國民年金
個人保單
強制險
車體險
第三人責任險
火險地震險

綜合所得稅,從2010年繳納至今,因為工作狀態一直很不安定,所以稅費也蠻大起大落的;有過六位數字的應納稅額,也曾領過幾次退稅。

隨著家庭人口增加和稅務政策利多,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幾乎都不斷正向調高,也讓四口之家的我們明顯感受到政府減稅的德政,深深覺得這至少算是生養小孩帶來的好處之一

150cc以下機車免繳牌照稅,機車的燃料費也還算便宜,一年不過幾百塊錢;可是買車之後,這些稅費就變得有感了,從不到千元到破萬的費率,足以見得在政府的眼中,騎機車和開汽車的差異,就是窮人與富人的距離

買房之後,又再加重了富人稅,稅單越收越多;可是台灣的房地產低稅賦是真的!光看這點:我買房子花的錢,足足超過買車的十倍不只,可是每年要繳的房屋稅、地價稅,竟然比牌照稅、燃料稅還要少。有點奇怪,對吧。

房屋年年都在折舊,所以房屋稅會逐年調降,越來越便宜;地價稅則和公告地價有關,視區域發展的狀況,可能漲也可能跌,不過就大樓那一丁點的土地持分來說,地價稅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不足掛齒。

簡單整理「中華民國萬萬稅」的徵收時間、費率查詢網址如下:

課徵時間課稅期間費率查詢
牌照稅每年4月當年1/1~12/31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所得稅每年5月去年1/1~12/31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房屋稅每年5月去年7/1~當年6/30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燃料費每年7月當年1/1~12/31交通部公路總局
地價稅每年11月當年1/1~12/31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談完稅,接著換保險。

個人部分,有全民健康保險、勞工保險或國民年金、以及自行規劃的其餘保單。全民健保一直都是台灣引以為傲的醫療德政,可惜常常爆出破產危機,所以除了加收二代健保補充保險費,投保級距和費率也時常調整,以保障國民的醫療權益。

一般職員的保費負擔比例都是30%,依據投保薪資的高低,每月保費從300元到2600元不等;若為退休無業人士,保費則按照平均保險費的60%計算,每月自負額為749元。

在職時仰賴勞保和就業保險,退休後仰仗國民年金,一方面確保發生職業災害或傷病事故時,能獲得相關補助,避免斷炊危機;另一方面也算是強迫儲蓄養老金,等到年紀漸長不能工作後,至少還有微薄的年金給付可以應付基本生活開銷。

記得當初在請育嬰假之前,我還曾經認真研究過「勞保」和「國民年金」的投保CP值差異,下次有機會,再來分享我的結論與心得吧。

以勞保最高投保薪資45,800為例,每個月要繳的保險費大約千元出頭,雖然薪資級距上限不高,為保費設下了天花板,但幾乎逐年調升的保險費率,還是讓越晚加入投保的民眾,承受著支撐年金不垮台更大的負擔。說穿了,就像個龐氏騙局。

國民年金的月投保金額和保險費率經過數次調整,至今每月保費也來到近千元;這種逐步加重的收費機制,似乎是所有年金的共通點。雖然單看金額,從勞保轉成國民年金好像沒甚麼差,但工作時勞保費從薪資直接扣除,離職後國民年金卻要另外繳納,所以這筆保費「感覺上」會像是退休後額外增加的支出,可別忽視了。

勞健保與國民年金的投保分級、負擔比率、保費試算連結彙整如下:

保險投保分級保費負擔保費試算
健保投保金額分級表保險費負擔金額表衛福部健保署
勞保投保薪資分級表保險費分擔金額表勞動部勞保局
國民年金月投保金額保險費負擔金額表勞動部勞保局

因應不可知的未來,許多人也會購買壽險、醫療險、意外險、失能險、癌症險…等各類保單;之前就曾撰文說過保險的價值與重要性,是幫助個人避險的重要工具,值得擁有。

同樣理由,財產也跟人一樣需要被保障;所以車子有竊盜險、車體險,房子有火險、地震險;這都是在防範車禍、火災等意外發生時,財物即使付之一炬,荷包也還有些許補償。

不過要注意的是:車子會折舊,保額也會逐年降低;車體險還有分甲乙丙式,保障範圍皆不同;火險地震險也都有理賠上限,想要靠保險完全彌補損失,不太可能!

比起財物,人命更值錢!因此無論機車汽車,都有強制投保的強制險約束,避免出了車禍意外連對方的醫藥費都賠不起;為防止意外自摔,也有駕駛人傷害險可以加保;另外,很多人還會加購第三人責任險,以免醫療費用過高時強制險保額不足,或賠付進口車的高昂修理費。

就連看似是為房子而投保的火險、地震險,其中也暗藏意外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時的賠償給付;到頭來你會發現,原來車險、房險,都還是在為自己和家人保險。財產損失事小,人命安危事大,唯有透過保險將風險轉嫁,才能讓人身財物都獲得安心的保障。

最後整理一張常見通用的稅與保險費用清單:

項目分類費用
牌照稅汽車1.8L$7120
燃料費
汽車1.8L$4800
機車125cc$450
機車50cc$300
健保費第6類(無職業)$749
勞保投保薪資上限$1054
國民年金無職業$987

繳稅是國民應盡義務,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保險是人身必要保障,也是財務規劃、資產配置不可或缺的一環。這兩者都是你一輩子也躲不開的終身支出,與其怨嘆稅負太重、保費太貴,想要逃漏稅、拒保險於門外;不如正向思考,認真研究節稅方式、選擇最關鍵必要的純保險。這才是讓金錢發揮價值的最佳手段。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