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關於退休的三大迷思

「你在哪邊工作?」

「我已經退休了。」

「什麼!你一定存了很多錢!」
「真的假的!你一定很會投資!」
「太厲害了!退休這兩個字我連想都不敢想!」

大多數人的反應就像這樣,認為退休背後一定要有龐大財富撐腰,而鉅額資金的來源,要嘛是家族遺產,不然就是投資獲利;覺得一般受薪階級要談退休,醒醒吧!六十五歲以後再說…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不是富二代,父親是老師,母親是家庭主婦;沒開公司當老闆,只是個普通的白領勞工。可是我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願望,而且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財務自由之後,退休只是一種選擇。就像你選擇中午要吃牛肉麵一樣簡單,財務自由之後,你隨時都有離開職場的本錢,當然你也能繼續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賺不賺錢都無所謂,這就是自由。

很多人以為退休要有很多錢,事實上,了解4% Rule的人就知道,退休金需要的額度,相當於年花費的25倍。這個數字可大可小,對每個不同生活型態、消費水準的人都不一樣。好消息是,一旦你先跳脫出「退休需要鉅額財產」的窠臼,了解自身需求,你就會發現,簡樸的人即使擁有很少的金錢也能退休,奢侈的人賺再多錢都不夠。

另一個常見的誤會,就是有錢人都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還有窮人翻身只能靠投資致富。首先,我不否認父母家財萬貫對你很有幫助,在富人的世界長大,可以享有很多資源、知識、人脈;但這不是一個階級世襲的社會,而是一個充滿機會、各憑本事的世界,有太多人是白手起家創造財富,只靠家族遺贈恩澤過活的人,往往富不過三代。

至於投資,雖然是錢滾錢的必要手段,但過於看重投資表現的人,往往忽略了本金的重要性。

一個擁用10萬資本,創造10倍獲利的人,財富還不如擁有100萬資本,10%獲利的人。

所以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道路上,投資是方法,但存錢才是根本。

退休之所以遙不可及,往往是因為大家根本不知道退休的資金門檻在哪裡,久而久之,只好變成用「老到不能再工作」的年歲當作退休門檻,這種退休,不算是一種選擇,而是迫於無奈。

更慘的是,被迫退休不一定代表你準備好了,無論心理或資金層面。

有些人對「退休」兩個字有點反感,對「提早退休」更是厭惡;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退休」變成帶有貶意的詞彙,彷彿象徵著「無所事事、終日發呆、米蟲」,就連我自己身邊的家人,都常有這種想法,導致我雖然退休了,卻不常用退休來自稱。

可是對我來說,退休與其說是離開職場的僱傭關係,更像是一種脫離束縛的心理狀態;我相信工作伴隨的體力勞動、動手動腦、人際相處,對身心發展、培養自信、融入社會都很有幫助;但那種「只為錢工作」的感覺真的糟透了!讓人懷疑自己是否在糟蹋人生?

所以我定義的退休,其實不一定要停止工作,而是離開非自願、不開心的工作環境,擁有隨時更換選擇的權利,不受薪資條上數字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先達成財務自由。

所以在我眼中,「退休=財務自由=不為錢而工作」

回到最常聽到,對退休的三大誤解:要存很多錢、要很會投資、非常遙遠

如果把退休換成財務自由,那麼,我可以跟你說:

  1. 財務自由可以不用存很多錢,只要年花費的25倍資產
  2. 財務自由可以不用很會投資,只要做好資產配置、購買ETF
  3. 財務自由不會遙不可及,只要存款率65%以上,從零開始,也能10年內退休

到時候,想不想要繼續工作,就跟退休一樣,只是一種選擇。

而且我偷偷跟你說,不愁吃穿的退休生活棒極了,說真的,你並不會太在意別人是否用厭惡的眼光看向你,他們既羨慕又忌妒、既嚮往又仇富,而你,正享受人生。

留言

  1. Hi , IMS

    我自己有記帳的習慣,得老實說:儲蓄率65%真的很難!

    你能達到我非常佩服。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樣說來,其實我也沒有精算過自己各階段的儲蓄率;
      但也不用太糾結在數字上,資產累積的過程中維持身心愉快也是挺重要的!
      (所以該花在老婆孩子身上的錢也不能省,剩下的再盡量多存~)

      刪除
  2. “但那種「只為錢工作」的感覺真的糟透了!讓人懷疑自己是否在糟蹋人生?”
    深表認同!小弟現在都處於基本財自的階段,但都傾向繼續工作,探索前路當中。小弟都有在寫投資網誌,主要關於美股,歡迎加我入清單😁,大家交流一下:
    https://luk-mall-invest.blogspot.com/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分享,也恭喜您達成財務自由,贏回選擇的自由。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所有追求財務自由的夥伴分享所見所聞,一起迎接美好人生。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