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雙寶家庭的真實育兒開銷 (0~4Y/2~6Y)

距離上次整理育兒支出,又過了三年;該是時候來更新一下我們成為雙寶家庭後的真實育兒開銷,並再次思考「養一個小孩每年要花20~25萬」的都市傳說是否屬實?

年份20182019202020212022
小孩年齡0Y/2Y1Y/3Y2Y/4Y3Y/5Y4Y/6Y
育兒花費20.5萬12萬7.8萬6.2萬9.1萬

不知不覺,原來我們晉升雙寶爸媽也已經五年了;育兒費的財務預算是10萬元,二寶出生的第一年,光是媽媽坐月子就直接衝破預算~隔年大寶就讀私立幼兒園的學費,也讓支出破表;不過最近這三年,育兒費倒是成功地控制在預算內,難道隨著小孩長大,錢還會越花越省?

在細部探究之前,其實大方向我是知道的;首先,二寶出生前,我們本來就幾乎買齊了大部分的育兒用品,重複利用下省了不少錢;再來,育兒的鉅額支出本來就集中在「坐月子」和「托育學費」這兩件事上,坐月子是出生那年一次性的費用,學費則是有賴政府的補助政策逐年下修,所以才造就了小孩越養越便宜的錯覺。

至於更細項的花費分類,可以參考下表:

年份20182019202020212022
醫療費2.2萬1千2千7千9千
母嬰用品2.7萬1.4萬1.9萬9千2萬
托嬰/學費5萬9.8萬5.7萬3.4萬2.9萬
才藝課
7千
1.2萬3.3萬
月子中心10.6萬



醫療方面,小孩剛出生那年的產檢、篩檢、住院費當然是大宗,之後就大幅下滑了。2021年因為小孩偷吃藥事件,全家人都遭遇了一次隔離住院的震撼教育,多花了4千多元;2022年則是同時面對孩子的職能治療與異位性皮膚炎,造就居高不下的就診與醫藥費。

就目前所知,或許異位性皮膚炎會成為伴隨孩子一生的課題,世界上也不存在著神奇特效藥;只希望小孩能早日學會與疾病共處之道,不要影響身心的健康發展。

母嬰用品方面,隨著小孩逐漸減少尿布用量、戒掉白天尿布,花費上確實有些減省;不過孩子長大後的治裝費、禮品開銷也變多了,一消一長下倒也不太穩定。

不過用品類真的都頗有二手價值,像是買給姊姊的衣服、鞋子、腳踏車,很多都能留給妹妹繼續用,用到物盡其用、物超所值了再轉手賣掉、或送人。

學費方面,從之前分享過的兩篇文章就能知道端倪:

公立、私立、非營利,幼兒園學費比較

0-6歲國家一起養,育兒政策大升級! 

一方面將孩子送到公幼,一方面政府又有津貼加持,我們對逐年下滑的學費真的超有感!要不是切身經歷了幼兒園由私立轉非營利的過程,享受到多胎家庭的加碼補助,我還真的不知道,原來養小孩可以這麼省!

省下來的錢,我們自然也拿來滿足小孩的各種想望:游泳課、繪畫課、舞蹈課;去年光才藝課的支出就已經超過學校學費了,小孩很忙,家長也很忙…,不過往好處想,我們花錢購買的,不只是體驗,還有快樂;孩子們學到的,不只是技術,還有社交。這些課外活動,或許都不是絕對必要的,但若用心參與,也能成為生活中的小小餘興節目。

就上面這些數字看來,「每年10萬元養兩個小孩」的理想似乎沒那麼遙遠呢~比起「每年20萬元養一個小孩」的都市傳說,竟然只需要四分之一的費用!

不過我必須強調,上述育兒費的內容,並不包括:

非育兒費,卻是因育兒而改變的各項開銷 

譬如影響最大的伙食餐費,這些年明顯也開始上揚了,出遊時的交通住宿費也越來越難省;所以上述養小孩花費的比較基準根本就不同,大家也無須太在意別人家的數字。

有養過小孩的家庭就會懂,想要獨立計算「養小孩的花費」這件事根本就難如登天!有了小孩之後,也許生活型態都不同以往了,這筆帳要記在誰身上呢?!

所以與其探究別人的花費,不如看看自家的帳本,時不時想一想,這些錢有沒有花對地方?孩子有一天會有自己的零用錢,開始學習存錢與花錢、規劃預算與取捨慾望;而父母也總有一天,會全然放手,讓孩子自己理財。

我很期待唷,在孩子成年時就能徹底放手,把育兒費全都變成零用錢交給她們自行運用。也希望在那之前,我已經教會她們如何與金錢共處。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