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該買車嗎?養車多貴?買車養車實際花費總整理

「買車容易養車難,到底會花上多少錢?」

「真的需要買車嗎?划算嗎?還是繼續騎機車、偶爾出遊再租車就好?」

在實際購車之前,我想不是只有我會猶疑不決;當時我也找過一些關於買車與否、養車花費的文章來看,看到高貴的數字不免感到害怕,覺得車子一旦買下去,就回不了頭了。

2012年起,我開始瀏覽中古車資訊,想找台車齡5年以內、價格至少砍半的TOYOTA來開,當時還沒有買車的急迫性,對中古市場又充滿著疑慮,搜尋一陣子沒收穫,然後就不了了之了;直到2014年小孩出生前,老婆問我:「要怎麼把嬰兒從醫院送去月子中心?」「要坐安全座椅,沒辦法搭計程車吧!」才迫使著我興起非買車不可的念頭,最後選擇了購入NISSAN新車。

全新車款一路辦到好總共花了66萬。還凹了業務一大堆贈品配件如抬頭顯示器、排檔鎖、隔熱紙、腳踏墊、置物盤、廣角鏡、救車線、避光墊、行車紀錄器…。車價部分我就不討論了,這跟品牌車型配備有關,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不用比拚誰最便宜,安全上路最重要。

我自己也很有興趣知道的,是買車到現在6年多,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養車?

一般提到車子相關支出,大部分人都會想到加油錢吧,但其實加油只佔了養車費的一小部分;還要考慮保養、保險、稅費、停車費、過路費、罰單、車用配件等等一大堆費用,林林總總加起來,到底要花多少錢呢?讓我用實際案例來算給你看。

年份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車齡0~1Y1~2Y2~3Y3~4Y4~5Y5~6Y
養車花費7.4萬5.5萬5.4萬4.6萬4.7萬6.4萬

這是我買車6年來實際的開銷,平均一年的花費約為5~6萬。只看養車花費總額,趨勢好像還蠻穩定的,上下落差都在1~2萬內,其實要再將細項展開,才看得出箇中端倪。

年份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保險3.9萬2.3萬2.1萬1萬8千8千
稅費8千1.2萬1.2萬1.2萬1.2萬1.2萬
保養2千6千8千1萬1萬2.3萬
加油1.1萬1萬1萬1萬1.4萬1.7萬
停車/過路費6千4千3千4千3千4千
其他
(備註)
8千
(導航/罰單)





2014購車首年,買車附送乙式車體險,所以車價已經內含保費,可能是為了讓銷售業務有降價空間吧,所以名目保費也特別貴,要3萬9;之後自己加保的乙式車體險,加上竊盜險、第三人責任險,還有強制險,合計也只要2萬出頭;近幾年不怕自撞只怕被撞,所以把車體險改成丙式,但又額外加保了駕駛人和乘客傷害險,也使保費進一步降到萬元以下。

至於每年必繳的牌照稅與燃料費,以1.8L房車為例,牌照稅為7,120,燃料費為4,800,加總就是1萬2/年,只有首年按比例折扣,之後即為固定費用。

車輛的定期保養,也是筆不能省又不便宜的支出;一開始是定期檢驗,換換機油、濾心這些小東西,價格較低,之後開始維修檢查,更換電瓶、輪胎這些主要零件,花錢的速度可就快了。像是最近一次定保就是因為換了避震器和四條輪胎,所以費用大幅增高,也讓人了解到,老車就像老房子一樣,保養維修的預算想必是要逐年升高

汽油支出和開車里程成正比;一直以來,我們的用車時機就是接送小孩,還有假日全家出遊,平常上下班我不太開車,婆家和娘家離我家也不遠,所以油錢似乎花得不兇,每年1萬出頭就能搞定;不過這筆花費在小孩開始上學後起了變化,一方面多了開車接送上下學的里程,另一方面,我們又剛好從家附近的幼兒園,換到距離較遠的學校,省了學費,卻多了點油錢。
(當然學費每年省了6萬6,油錢才增加幾千塊,還是划算的不得了!)

我們是先買車後買房,所以剛買車的時候還沒有停車位,得多付一筆公有停車場的租用費,另外開車上高速公路,當然也得付過路費,不管開車去哪,多半也要付些臨時停車的費用,不過統計下來這些金額不高,每年都在3~4千上下。

可能因為買車已經凹了夠多配件,我自己只有再添購過衛星導航、車充擴充器、遮陽簾,還有剛買車那年不懂事,繳了兩張違規罰單,其餘就沒什麼特殊支出了。

簡單整理一下,以這6年平均來看,汽車保險的花費最高,約佔了總支出30%,稅費、加油、保養大概都是20%,停車、eTag及其他費用則佔最後10%

但因為保險投保內容異動導致費用大幅降低,保養維修費用則隨著車齡攀升,油錢也因為生活習慣的改變而增加,所以可以預見,之後養車的總費用可能還是會落在每年5~6萬,但佔比排序將會變成加油(34%)>保養(25%)>稅費(20%)>保險(14%)>停車過路費(7%)

寫完這篇文章,給所有還沒下定決心買車與否的人當作參考。 

其實站在財務規劃的角度來看,所有專家都會告訴你,不要買車,或至少延遲你買車的慾望;理由很簡單,除了上述所有「看得見」的買車養車成本之外,還有太多你因為擁有了一台車,增加的消費機會與花錢慾望,那是一個燒錢的深坑,而且掉進去就很難爬出來。

只有改從生活品質或個人選擇的角度出發,買車才可能是個正確的決定。但是你要有所取捨,為自己真心想要的東西付出,然後放掉一些可有可無非必要的物質享樂。

所以你可以選擇花60萬買一台車,之後10年每年都花6萬養車;可以每天以車代步,出門不用擔心颳風下雨,擺脫溼答答的雨衣,公路旅行說走就走。

也可以省下這120萬;騎腳踏車、機車,搭公車、計程車,用捷運和YouBike規劃完美的行程,享受雨中漫步,偶爾與人共乘,然後把省下來的錢花在想花的地方,例如出國遠行放空。

財務規劃其實也就是這麼一回事,存錢是為了把錢花掉,但是要花對地方,花得讓自己開開心心、大喊值得,而不要荷包空空、不明所以。

留言

  1. Good !六年的養車費用分析表非常實用。

    而且我很認同你最後一段話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哇,恭喜成為部落格第一篇留言!

      車子都買了,還是得說服自己花得值得,才不會懊惱厭世啊!

      刪除

張貼留言

歡迎所有追求財務自由的夥伴分享所見所聞,一起迎接美好人生。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