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

2024,年度開銷總整理

那天,我腦中的一個想法突然發芽, 長期以來持續記帳的我,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會拋下這個習慣,順其自然地生活,不那麼在意實際的開銷數字? 就像是,退休之後,我從部落格文章越寫越多,到越寫越少,我感覺這是我人生的一個正向指標,代表我找到了一些生活重心, 雖然我還是樂於分享,但我並不依賴分享 。 財務規劃一旦底定,其實真的完全不用費心,有時候我都忘記自己多久沒理財了,但資產的持續增長,讓我覺得萌生未來不再記帳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天馬行空。 但 2024年,畢竟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時刻,是我和老婆共同退休的第一個完整年度 。而我必須坦承,我老婆的退休風格顯然與我不同,不像我曾經戒慎恐懼、如履薄冰般地省吃儉用、安於平淡,老婆走的是享受生活、四處圓夢的閒不下來行程,反映在開銷上,那就是…花錢不手軟。 還好我去年就猜中了,調高了生活預算,所以現在終於能說…如我所料。 項目 分類 預算 2024花費 調整預算 每月生活開銷 伙食費 11,000 10,900 - 生活雜支 2,700 3,100 - 每月固定支出 家庭月用 5,000 5,000 - 大樓管理費 2,600 2,500 2,500 水電瓦斯費 1,300 1,400 1,400 電視網路費 700 1,000 - 電話費 400 400 - 愛心捐款 700 700 - 年度支出 交際紅包費 5,000 -8,000 - 育兒費 100,000 112,000 - 旅遊娛樂費 100,000 112,000 - 汽機車保養 15,000 22,000 20,000 交通費 35,000 25,000 30,000 稅金 21,000 -1,500 - 保險費 92,000 65,000 - 合計 66萬 63萬 66萬   因為吃飯的人多了,小孩吃的也變多了,導致買菜食材費增加; 因為活動多、行程多,在外面回不了家的時間多了,導致外食用餐費增加; 不過我們採買的戰場從生鮮超市轉移到傳統市場,還是有效降低了伙食開銷。一來一往之下,伙食費竟然巧妙地落在預算內,而這並不是刻意節省、迴避外食的結果,真是令人感到欣慰。看來 常去菜市場採購,買得更多吃得更省的策略,大獲成功 !   生活雜支雖然沒花大錢,但今年修冷氣也修暖氣,花了1萬5;舊手機因3G網路關閉被迫換新,這些突如其來的修繕費一計入,原本尚有餘裕的預算就...

4% Rule探究:2021年更新版Trinity Study

Trinity Study告訴我們,4%是個夠安全的退休提領率;可是那是一份1998年的研究,考量的歷史區間為1926~1995年,距今已經超過25年了,現在還能適用嗎?2000年的網路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嘯,甚至2019年爆發的COVID-19疫情,是否會讓退休資產化為烏有?

蔚為風潮的FIRE運動,讓許多人欣喜迎向提早退休的人生,但Trinity Study最長只考慮到30年的退休生涯,如果你選擇更早退休、又活得比以前更長壽,又會面臨多少風險?

這陣子正巧看到一篇Trinity Study的更新研究報告,作者是一位來自瑞士的部落客:The Poor Swiss,以下文章內的資料與圖表都來自這篇文章:Updated Trinity Study for 2021 – More Withdrawal Rates!

這份更新版研究的驗證條件如下:

  1. 歷史區間:1871~2020年
  2. 初始提領率:3%~12%
  3. 資產配置:股票佔比0%、25%、50%、75%、100%
  4. 退休期間:20年、30年、40年、50年 

首先來看20年退休時間下,經通膨調整的資產存續成功率:

顯而易見的趨勢是,股票佔比越低、提領率越高,都會導致成功率下滑;觀察上圖可知,提領率6%、股票佔比50%以上時,成功率也才略高於75%而已。

若把退休時間延長到30年,6%提領率的成功率已經不到75%,更高的提領率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所以作者決定縮小範圍,細部觀察3%~6%的提領率變化:

可以發現,以股票為主的配置下,3%~4%的提領率都相當安全;且低提領率下,持有少量的債券比起全數股票更有利;圖中4.5%提領率下,最高的成功率約為85%。

如果進一步將退休時間拉長為40年,就連4%的提領率都未必安全了。

至於50年的退休期間,考慮100%的股票配置加上3.5%的提領率,成功率約為98%;這表示適當地降低提領率,確實可以讓退休資產撐過更長的時間

關於退休資產的終端價值,作者也進行了模擬測試:假設初始的資產為$1000元,100%投入股票然後持續提領30年後,若提領率為3.5%,資產終值的中位數約為$6700元,成長了6倍多!

這數字聽起來還不賴吧~把退休金拿去投資,每年領生活費出來花,30年後資產居然變成6倍,是否有種錢太多花不完的錯覺?!

如果將退休期間拉長到40年,資產終值還會再翻倍,這就是複利驚人的力量!

不知道你是否記得?William BengenTrinity Study這兩個知名的研究,雖然都是在探討退休資產的存續性,但William Bengen是告訴你特定條件下,「退休金最少能撐過幾年?」;Trinity Study則是用「撐滿幾年的成功率是多少?」來呈現。

而這兩種面向,對於一位退休人士來說,其實都很重要。舉個實例說明,考慮下述情況:

  1. 退休金撐滿50年的機率是95%,最差情況只能撐10年
  2. 退休金撐滿50年的機率是90%,最差情況只能撐45年
  3. 退休金撐滿50年的機率是70%,最差情況只能撐45年

如果你只挑成功率最高的選項1,難保你不會成為最倒楣的那5%;如果你只在意最差情況,那麼2和3似乎都可以選,但其實綜合兩者來考量,選項2才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讓我們再次看看50年退休期間下,不同資產配置與提領率的成功率:

以及同樣條件下,退休資產最短能存續的期間是多少?

觀察重點如下:

  • 股票持有比重越高,成功率越高,讓你想選擇100%股票的資產配置
  • 持有100%股票的風險也最高,有可能最早把錢用完,存續期間比100%債券還差
  • 綜合考量下,持有60%~80%的股票會是比較好的選項

最後,這份更新研究也做了些簡單結論:

  • 即便將時間延續到2020年,拉長退休時間到50年,4% Rule仍舊是個不錯的參考法則
  • 如果目標放在50年存續期,4%提領率的成功率約90%,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已經不夠安全,建議可以將安全提領率降至3.5%,對應98%的成功率
  • 股票比重不應低於50%,才能有效提升資產存續的成功率、抵抗通貨膨脹
  • 如果你堅守低提領率,你極有可能留下比當初多很多的遺產

希望這份與時俱進的更新版Trinity Study,能讓走在FIRE路上的夥伴們感受到踏實安心的滋味;儘管每個人一生面臨的財務挑戰都各有不同,但有這樣一個以歷史數據為根基、以真實數字量化呈現的資產配置與退休提領率建議做為參考,還是讓人感到非常心安呀!以此為基礎,再配合適當的彈性應變,相信美好的FIRE人生並不是一場夢,願你我都是成功率數字下,幸運的那一群。

留言

熱門文章